20210611
<公司三文治>由演算法進入後真相年代
這個專欄是去年7月推出的,今期才剛剛一周年,所以決定跟自己慶祝一番,今日不談公事,來談談社會議題,就是互聯網對社會的影響。
現在聯繫人與人之間的一定是互聯網,一個擁有過10萬真粉絲的KOL (Key Opinion Leader意見領袖),推銷能力比過去任何一個年代的top sales都要強,所以互聯網上的習慣,對我們的行為意識有非常巨大的影響力。
互聯網的發展,大概可分為3個階段。互聯網1.0是單向的,記得小時候上網找資料,那時搜尋器還未普及,都是在一些分類網頁上找的,是Yahoo的興起的時代。
到了互聯網2.0,一般用家已可以製作自己的內容,網絡開始講求互動。討論區、網上日記開始變得流行,互聯網變成一個大家發表意見的平台。到了Facebook、Youtube等社交平台的興起,卻是互聯網2.0的晚期。
到了現在的互聯網3.0,各使用者的對象不再是人,而是冷冰冰的演算法。你在社交平台看到的文章,是演算法推薦給你的;你上傳至社交平台的短片,也是經過演算法推薦給其他人。因此,演算法基本上操控了我們發放及給收資訊的途徑。
小眾容易找到同溫層
看到這裏,你可能還未發現演算法的問題所在,但它其實大大改變了我們的意識形態。在過去的社會,如果你的思想較偏激,你要尋找同類是相當困難的,即使你可以在各討論區找到知音,人數亦相當有限。不過,有演算法之後,超級電腦紀錄你所有的觀看紀錄,從中了解到你的喜好,並會將你喜歡的訊息自動推送給你,你根本不用刻意找尋也能得到一堆知音。
KOL也面對一樣的問題,如果他們要接觸到目標人群,首先要做的也是了解演算法,讓演算法清楚知道你的定位。之後,只要你立場夠堅定及鮮明,演算法就會自動將你的訊息推給同路人。以經濟學的長尾理論,只要找到適當的觀眾,小數的課金也足夠支持該KOL繼續走下去。在一班同路人圍爐取暖下,他們的立場只會更為堅定,即使是一些較偏激的思想,也能有效傳承下去。
互聯網是多數服從少數
全球社會的二元分化,演算法在當中是一個重要的趨化劑。很多人也沒有意識到互聯網有一個多數服從少數的機制。你沒有看錯,是多數服從少數。媒體會以不同網絡數據去分析聽眾的喜好,並製作適合的內容,而留言佔了重要的地位。不過,我們知道大部份聽眾都是CD Rom(只閱讀不回應),只有部份人會留言,而且是較熱心的一群。如果媒體會根據留言而修正內容,媒體的方針很容易傾鈄,而留言一方看到改變則會更加熱心,越走越偏向一邊。
錯失恐懼助「後真相」的出現
當媒體找到目標聽眾,就開始要煩惱內容不足的問題。在手機不離手的年代,錯失恐懼症(Fearing of Missing Out, FOMO)變得普遍,網民害怕錯過了重要的訊息而不停看手機,同時又期待每日都有爆炸性的消息作娛樂。為了滿足這樣的網民,大小媒體需要不停去製作吸睛的新聞,不過現實沒有可能每日都有新鮮刺激的消息,所以如果無法「獲得」新聞的話,就唯有「製造」。部份媒體為了應對網民的FOMO,唯有將「推測」當成背後的「真相」,才能令事件不斷發酵;沒有證據,就以「局內人Insider」的身份加強說服力,一切都是為了滿足時代的需要。
我在很多年前就在想,網上的資料太多,未來應該會很需要辨別真假資料的服務。但現實並沒有向我想的方向發展,而是不知不覺進入了後真相年代,立場遠勝於真假,讀者相信的就是真,由「有圖有真相」都可以變成「各自表述」。或者,真相已經不再重要,但真相真的不再重要嗎?
蘇桂荃 數碼營銷經理
上一篇文章
下一篇文章
延伸閱讀
鄧予立先生《老玩童遊柬埔寨》新書簽名會(北京站)圓滿舉行
BY 集團品牌及推廣 FROM 亨達集團
亨達集團連續四年獲頒<<積金好僱主>>
BY 集團品牌及推廣 FROM 亨達集團
獲頒「企業公民5+」標誌
BY Andrew lou FROM 亨達集團
1276, 1st Floor, Govant Building, Kumul Highway, Port Vila, Republic of Vanuatu
(852) 2214 41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