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0811
<公司三文治>企业文化(五):企业麻痹
在过去数月,应届毕业生蜂涌而出搵工,相信很多公司都会迎来不少新血。我有幸能作为公司的面试官,接触了不少的年轻人,问他们最怕在公司遇到那一类人,我得到的答案多半是「Old Seafood」,音似广东话的「老屎忽」,大概的意思是恃老卖老、失去热情、活在过去的资深员工。
我们在很多公司也看到Old Seafood的踪影,所以不能把它当是个别事件,而是应该因制度而来的问题。有趣的是,这类人多数在一些有规模的公司出没,而鲜有在新创公司出现。
金钱是推动力,但不足以叫人为公司去拼
一家公司的成功,一定老板和员工一起打拼的成果。为追求更大的利润,企业会扩大规模去寻找更多的商机,新人不断加入的同时,旧人的职位会被推升。到发展到一定的规模,在固有的盈利模式下,公司的业绩再难有双位数的增加,但利润却相当稳定。这时,企业的内部会开始产生变化,旧人经过多年的努力,以为已到「收成期」,意识慢慢由创业转成守业。如果这类人占的比例增加,公司也开始变得保守而无法顺利行动,我会以「企业麻痹」来形容这个情况。
「企业麻痹」很多时是由公司的制度及管理者的态度造成,即是企业文化转变的结果,在一些高度制度化的公营机构,以及重视人际关系的传统企业中最常发生。公营机构的目标本来就不是盈利,所以还说得过去,但一般企业如果麻痹了,很多时会进入「食老本」的状态,开更多会议也无法推高业绩。
热情不是少年的专利
为了立即有效果,企业很多时会以金钱去刺激员工的热情,这对于收入较低的年轻人很有作用,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动力。但很多研究都指出,当薪金再升也不太影响到生活质素时,员工对于加薪的喜悦会大幅减少,这是传统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法则。
有些人能够在不同的工作中找到乐趣,为自己设定目标,这类人放在任何公司岗位也能释放热情。一般人则需要外力来协助自己定下目标,透过达成目标来得到满足感,但这需要公司的大环境来配合,才能激起大部份人的火花,否则仍然很容易进入「舒适圈」或「收成期」。
公司的大环境,说穿了就是企业文化,要培养热情的制度是必不可少,而公司清晰及可行的目标亦很重要。企业的目标我们称作企业愿景,即是企业想达到理想形态。
如果你问香港的打工族他们公司的愿景是什么,相信很多人也会答不出,或者众说纷纭。其实不只香港,全世界大部份的管理者都很少花时间在讲述愿景上。根据《Harvard Business Review》的统计,85%的行政管理人员每月花少于1小时向团队讨论企业愿景,当中50%更是只字不提。然而,没有共识的愿景,等于没有目的地的航行,作为大船中的一名水手,很难知道自己的角色。
空谈理想是不会有人上钓的
为什么企业不重视愿景?无他,就是觉得无效果,但无效果的原因我认为是文化的影响。如果定立了太理想的愿景,只会产生无力感;而太容易达成的愿景,则是自欺欺人。归根到底,同事看的是公司是否有能力和方法达成愿景,如果看到希望的,当然愿者上钓。
如何使用愿景来改变公司,可以参考微软。美国著名的巨企微软也曾有一段长时间迷失方向,员工陷入「收成期」及内部斗争,业绩停滞不前。直至Satya Nadella于2014年担任CEO,透过清晰的愿景及OKR的执行,成功创造出有协作性的工作环境,走出麻痹状态。微软现时的市值正逼近2兆美元,已不再「微软」,而是变成网民口中的「巨硬」了。
苏桂荃 数码营销经理
上一篇文章
下一篇文章
延伸阅读
<公司三文治>管理的溫度
BY 集团品牌及推广 FROM 亨达集团
亨达<扬州>水务 疫情期间毋忘初心 供水保民生
BY 集团品牌及推广 FROM 亨达集团
<审时度势>美汇指数104附近部署做空
BY 集团品牌及推广 FROM 亨达集团
5th Floor, 34-36 Gray’s Inn Road, London WC1X 8HR
(44) 20 4586 8213